- Aug 14 Sun 2016 02:38
【鑽石攻略】『珍娜』 (Janna)鑽石級SUP速攻
- Aug 20 Wed 2014 23:41
【鑽石攻略】『嘉文四世』 (Jarvan IV)鑽石級打野速攻
- Jul 18 Fri 2025 12:34
「凶宅索賠」判決掀論戰:人死債未消?租客輕生、房東勝訴
- Jul 18 Fri 2025 10:28
建商廣告爆雷「房貸保證」竟是騙局!購屋族小心踩雷廣告話術
- Jul 17 Thu 2025 10:26
屋主小心!無貸款房成詐騙首選 房子沒了、錢也飛了!
- Jul 14 Mon 2025 10:38
央行限貸令引爆9大危機!自住客、首購族都受傷!
作者:鉅軒代書
自 2023 年下半年起,中央銀行祭出第七波限貸政策,雖名為「抑制炒房」,但實際執行三個季度後,不僅讓交易量降溫,卻也讓原本穩健的購屋節奏全面失序。
這場如「化療」般的限貸手術,沒砍到投機客,卻重傷了首購族與自住戶,甚至讓政策實施前的預售買方陷入資金黑洞,恐掀起一波波違約與爛尾風暴。市場專家直指「打錯人」的代價將在下半年全面爆發,呼籲政府儘速調整策略,否則後果恐難收拾。
限貸竟「回頭開刀」!預售交屋潮恐成房市引信
過去的預售屋買方,在政策上路前就已簽約,但如今交屋時卻發現貸款成數被限縮,不得不臨時籌備更多資金。這種「溯及既往」的作法,不只違反基本金融邏輯,更讓不少家庭陷入違約邊緣,面臨斷頭與法律糾紛風險。
高價宅定義脫離現實 台北首購變成豪宅客?
- Jul 11 Fri 2025 10:11
買房選錯樓層?3大黃金守則教你挑到「命定層」
作者: 鉅軒代書
還在為買房選幾樓糾結到頭疼?別再看網上那些「越高越好」或「越低越穩」的片面說法了!買房選樓層,根本是一場「需求與現實的博弈」,選錯小心未來轉手難、住得憋屈,甚至錢包大失血!
鉅軒代書點破迷思:沒有絕對完美的樓層,只有最適合你生活方式的「命定層」! 在砸錢簽約前,先靈魂拷問自己這3件事:
- 你是「噪音絕緣體」嗎? 樓上的腳步聲、小孩跑跳聲、電梯運轉聲…會不會讓你一秒暴怒?
- 家裡有「行動組」成員嗎? 老人、小孩、毛小孩,天天要遛彎兒、趕時間,等電梯等到天荒地老?
- 你買的是「過渡房」還是「養老宅」? 未來轉手時,市場買家會嫌棄這個樓層嗎?
答案不同,你的「黃金樓層」也天差地別!鉅軒代書一一解密各樓層「真面目」:
低樓層族必看!2、3樓隱藏優勢大公開
- Jul 10 Thu 2025 10:10
建商玩起『偷配備』遊戲,消費者當心房價砍在帳面、品質掉在細節
作者:鉅軒代書
近日房市最震撼的消息,莫過於推案龍頭寶佳機構傳出「全台建案降價15~20%」的訊息,網路群組瘋傳代銷已接獲通知執行。這把火燒得又急又猛,苦等房價下跌的購屋族彷彿看見曙光。然而真相是:降價潮背後,建商正上演一場「新車偷配備」的生存遊戲——當你為帳面數字歡呼時,廚具、衛浴、門窗正悄悄降級,合約裡「某某品牌或同級品」的模糊條款,成了品質滑坡的最佳掩護。
市場冷風吹:降價潮背後的殘酷現實
- 交易冰河期來臨:2025上半年六都買賣移轉棟數僅10萬0202棟,年減幅度高達26.6%,全台全年面臨28萬棟保衛戰,若買氣未回升,成交量恐創歷史新低。預售市場更慘烈,2025年4月全台平均每日揭露件數僅111.3件,較去年同期暴跌逾7成,六都平均一天賣不到30戶,新竹、台中等地甚至出現單日「個位數成交」的窒息現象。
- 建商的求生本能:面對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公司法人房貸限3成、購地貸款降至5成)與資金斷鏈壓力,大型建商如寶佳、興富發、櫻花建設紛紛祭出「讓利策略」:
- 甲山林:新案單價打7~8折,每坪下修20萬元
- 興富發高雄案:精裝潢+家電全送,單價從6字頭降至48萬起
- 櫻花建設:公開表態讓利10%~15%
表面是消費者得利,實則是建商在成交量急凍下的斷尾求生。
降價的真相:四大手法拆解建商「讓利幻術」
專家直言,所謂降價多為「行銷話術」,實務上建商操作手法分為四類:
- Jul 09 Wed 2025 10:24
等房價腰斬?想撿到「絕對低點」的人,你可能買不到房
- Jul 08 Tue 2025 10:10
台灣人好缺錢!週轉金年增15%暴衝,超越房貸成全民救命錢?
作者:鉅軒代書
房市雖冷,借錢卻熱!根據中央銀行最新統計,截至2025年5月,全體銀行「個人週轉金」餘額高達7.66兆元,年增率達15.1%,遠超過房貸年增率7.4%,並且已連續16個月呈現雙位數增幅。
反觀個人房貸總額雖仍穩定上升,達到12.6兆元,但增幅明顯趨緩,資金熱度正從「買房」轉向「找錢」。
週轉金為何狂飆?
所謂個人週轉金,範圍從信用貸款、債務整合、房屋增貸、企業主名義借款通通納入。高房價壓得喘不過氣,越來越多民眾選擇透過「房屋增貸」取得資金,投入股票、債券、保單質押,甚至短期投資、NFT或創業周轉——這不是買房,是買機會。
但也有不少人只是單純「撐生活」,這筆錢,可能是孩子學費、父母醫療費,或是一場預料之外的開銷。
- Jul 04 Fri 2025 12:34
建商降價是誠意?還是戲精?專家揭開「價格假面」的真相
- Jul 04 Fri 2025 10:14
【買貴還住小?】小宅四大陷阱曝光:你以為是小確幸,其實是高風險!
作者:鉅軒代書
在這個寸土寸金的年代,小宅像是一張通往有殼人生的入場券。低總價、低門檻,像極了房市裡那句最甜的情話。然而,甜美背後,藏著不易察覺的風險,如影隨形。專家提醒:小宅不是不能買,但一定要買得聰明。本文帶你拆解四大隱形地雷,避免讓你的夢想空間,變成現實困境。
風險一:總價甜甜價,單價卻超高!
「買小宅,好像賺到?」這是許多小資族第一時間的直覺反應。但你有沒有精算過?
中信房屋黃立明指出:「不少人只問總價,卻忽略單價這隻老虎。」舉例來說,一間20坪小宅含車位總價看似便宜,但拆開來算,每坪價格可能高出周邊中坪數產品5至6萬元!
結論是:你以為買到親民價,其實進場買的是天花板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