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gue_of_legends_janna-1.jpg

珍娜是一只易學難精的角色
別太大期望 我失誤也很多 狀態也不是常常100%好

晚點再補圖+文字顏色+對戰英雄

還有什麼想我寫的也可以告訴我 有疑問也可以問
我給的是建議 不一定是絕對

文章標籤

嘉文峰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石攻略『嘉文世』 (Jarvan IV)鑽石級打野速攻

maxresdefault
 
A Diamond guide to Jarvan IV jungle –嘉文四世鑽石JG攻略
  嘉文在JG上的表現可以說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除了戰旗還提供攻速加成,QE的突進CC冷卻時間也不算長,更別提還有盾的緩速和大招的隔離能力,可以說是集各家專長於一身,自然也是比賽選手們愛用的角色之一。這次請到的是歐洲鑽石玩家現身說法,來看看JG嘉文要怎麼出裝。
 
 

嘉文峰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信用管制卡死換屋族 楊金龍:央行6月理監事會進行檢討

中央銀行自去(2023)年9月啟動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並要求銀行自行實施「總量管制」後,房市交易明顯降溫,卻也導致換屋族陷入貸款困境。民進黨立委郭國文今(8)日於立法院質詢時指出,當前不動產放款集中度已降至36.89%,逼近首波信用管制門檻的36.64%,呼籲央行檢討政策。央行總裁楊金龍當場承諾,將於6月理監事會議全面評估管制措施,是否鬆綁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換屋族陷斷頭危機 立委籲政策勿「傷及無辜」

郭國文於財政委員會質詢時表示,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要求銀行每月房貸新增額度不得超過還款額度,雖有效抑制不動產放款集中度(從37.1%降至36.89%),卻衍生換屋族「簽切結書仍貸不到款」的亂象。他強調,今年首季全台住宅使照量高達3.1萬宅,創史上最大交屋潮,若房貸持續緊縮,恐爆發斷頭潮,衝擊民生經濟。

郭國文進一步分析,現行管制雖鎖定法人購屋及多戶持有者,但銀行為遵守總量管制,反而優先壓縮一般民眾的換屋貸款額度。他建議央行應「分級管理」,對還款能力穩健的法人或投資客維持嚴格限制,但需避免誤傷自住換屋需求,以免激化民怨。

楊金龍:滾動檢討 6月會議定調

面對立委訴求,楊金龍回應,第七波管制原訂為期一年,央行將依市場數據「滾動式調整」。他坦言,當前房市交易以自住為主,加上信用管制已見成效,央行將於6月理監事會通盤檢討政策,包括是否鬆綁換屋族貸款限制、調整不動產集中度標準等方向。此話一出,被市場解讀為央行政策轉向的風向球。

文章標籤

嘉文峰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幣強升衝擊房市?專家解析匯率波動下的「雙面刃效應」

新台幣近期強勢升值,兌美元匯率一度突破31元大關,引發市場對房市走向的熱烈討論。吉家網董事長李同榮直言:「這波匯率波動正對房市施展『雙面刃魔法』,短期營造資金盛宴,長期卻埋下衰退隱憂。」

熱錢湧入 vs 產業失血:房市的冰火雙重奏

李同榮分析,當前市場正上演罕見的「資金潮」與「產業寒流」並存現象。外資套利熱錢大舉湧入,使雙北精華區出現單週10億級現金購屋交易,預售市場更出現台商「整層打包」的豪氣買盤。然而另一面,工具機大廠接單衰退三成、電子業庫存水位攀升,出口導向產業正承受匯損壓力。

「這就像給高燒病人注射強心針!」李同榮比喻,匯率急升雖刺激資產價格,但基本面疲軟的房市猶如虛弱病體,資金行情恐成「最後煙火」。根據央行數據顯示,5月M1B貨幣供給額年增率飆至8.25%,創22個月新高,但同時間工業生產指數卻連7黑,形成強烈反差。

歷史教訓:三次升值循環的房市啟示錄

回顧近40年匯率波動史,三次台幣升值週期均留下深刻教訓:

文章標籤

嘉文峰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幣升值對美元、美債有何影響?

近期台幣在短短一週內快速升值逾 3 %,衝上近三年高點;此舉不僅造成國內民眾瘋搶換匯,也讓全球資金重新估算美元資產與美國國債的風險與報酬。最新市場數據顯示,台灣壽險公司握有逾 6,800 億美元海外部位,其中大半為美債,避險比率卻僅 60 %‑70 %;若台幣續升,台資可能撤離美元、推升美債殖利率,並進一步墊高美國政府與企業的借貸成本。以下從三個層面解析這場「匯率旋風」的連鎖效果。

一、台幣急升現況與驅動力

  • 單日最大漲幅:5 月 2 日,台幣兌美元單日大漲 3.07 %,創 16 個月新高。
  • 政策訊號:中央銀行澄清「美國要求台幣升值」的傳聞,強調匯率應由市場決定,並將維持「動態穩定」。
  • 亞幣共振:美元指數(DXY)在聯準會會議前持續徘徊,亞洲貨幣普遍升值,其中台幣與韓元漲幅最顯著。

為何台幣特別強?

  1. 壽險資金回流或加碼避險:台灣壽險業者因避險成本飆升,部分選擇降低美元曝險,引發市場大量買進台幣。
  2. 貿易順差與海外匯回:台廠年度分紅與回台投資帶來季節性結匯需求,強化台幣買盤。
  3. 全球資金尋求利差:美國降息預期拉低短端美元收益率,推動套利資金改投高殖利率的新興市場貨幣。

二、對美元資產的衝擊

帳面損失與報酬壓縮

當台幣升值,持有美元計價部位的投資人須以更少台幣才能買到同樣一美元,造成換算後報酬率下滑;若壽險業者不即時調整避險,可能出現未實現匯兌虧損。

文章標籤

嘉文峰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台幣狂升將推動房價再次上漲?專家:複製前波漲勢難度高

近期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強勢升值,引發市場對房價連動效應的熱議。回顧2019年中至2021年第3季,新台幣自31.5元大幅升值至27.7元,同期台北市房價上漲約10%,形成「匯率房市雙升」格局。然而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直言,當前金融環境與房市背景已截然不同,雖不動產仍具保值特性,但「要複製前波漲勢幾乎不可能」。

前波升值與房市連動分析

2019至2021年間新台幣緩步升值逾12%,曾敬德指出,當時房市正處「三大利多共振期」:

  1. 景氣復甦:自2016年修正後築底完成,剛性需求釋放
  2. 成本推動:疫情後全球原物料飆升,營建成本年增逾20%
  3. 資金潮:低利環境與熱錢回流推升資產價格

「當時每1元新台幣升值,背後都有實質購買力與營建成本支撐,」曾敬德分析,如今房市面臨「三高困境」——高房價、高房貸利率、高政策管制,加上平均地權條例限制法人購屋,市場動能已不可同日而語。

短期衝擊有限 資金動向成關鍵

針對本波新台幣急升,曾敬德提出關鍵觀察:

文章標籤

嘉文峰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台房貸核貸量大減 改以現金買單或放緩進場腳步?

2024年第4季,全台房貸市場出現顯著變化。​根據金融聯徵中心統計,全國房貸件數降至4.57萬件,較前一季大減25%,創下近年最大季減幅。​平均房貸利率攀升至2.28%,為2009年金融海嘯以來的單季新高。

在七都以外的11個縣市中,僅南投縣逆勢成長,核貸量季增131件,平均鑑估房價季增26萬元,成為唯一表現價量齊揚的縣市。​其他10縣市核貸件數均比上一季下滑,屏東縣季減451件,減幅逾四成,為最大跌幅縣市。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2024年9月起,央行實施第七波信用管制,將第二戶購屋貸款成數調降至5成,並擴大管制範圍至全台。​此舉對投資族和多屋族影響甚鉅,迫使他們改以現金買單或放緩進場腳步,導致整體核貸量大幅下滑。​

南投縣之所以能逆勢成長,主要受惠於中部科學園區效應,帶動當地房市需求。​其中,草屯鎮的新案交屋熱絡,推升平均成交單價至21.7萬元,已超越縣府所在的南投市,甚至比鄰近的台中市霧峰區還高。

展望未來,張旭嵐指出,市場持續受信用管制政策影響,加上近期股市震盪,市場信心受挫,預計各縣市今年上半年整體核貸表現將由自住需求撐場,部分熱區可望仰賴短期交屋動能,整體量體表現推估走向盤整。​

2024年第4季全台房貸核貸量變化

文章標籤

嘉文峰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漲價了?高雄新案用「去年實登價」成交

近年來,高雄房市因台積電設廠等利多題材而熱度不減,房價屢創新高。然而,隨著2024年9月央行實施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政策,市場買氣明顯降溫。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2024年第四季全台平均房價降至每坪33.86萬元,較前一季下滑6.6%,其中高雄跌幅達10.4%,為六都之最。

在此背景下,高雄新建案開價趨於保守,許多建案以去年實價登錄價格成交,顯示市場熱度已退,價格進入盤整期。​

台積電效應推升房價,2024年成轉折點

台積電於楠梓設立三座晶圓廠,帶動周邊橋頭、左營、仁武等區域房價上漲。​根據591實價登錄資料,橋頭新案平均成交價從2021年的每坪22.63萬元,漲至2025年4月的40.48萬元,漲幅近8成;楠梓新案均價也從23.7萬元漲至39.85萬元,漲幅近7成。​

然而,自2024年9月央行實施第七波信用管制後,市場明顯轉冷。​以橋頭區為例,預售案「清璞」高樓層成交價達每坪47萬元,成交時間為2024年5月,即政策實施前。​政策上路後,建商推案速度放緩,開價不再創新高,反而以去年實登價成交。

交易量縮,價格盤整,購屋者議價空間擴大

文章標籤

嘉文峰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央行打炒房漸收效 理事會:應引導房市「軟著陸」

中央銀行於今年首季理監事會議決議維持政策利率不變,並未推出第八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根據今日(4/30)公開的會議紀錄,全體理事一致認同當前不動產貸款集中度已「緩步下降」,但房貸利率居高不下與房價修正壓力,仍需透過「預先防範措施」引導房市軟著陸,避免硬著陸引發金融系統性風險。

理事觀點解析:房市修正下的雙面挑戰

  1. 風險控管優先
    多位理事強調,儘管銀行不動產貸款集中度持續改善(詳見附表),但房價若短期暴跌,恐因銀行不動產曝險比例仍高(截至2023年底占總放款36.2%),加劇金融機構信用風險。央行總裁楊金龍於會後重申,將透過年底前的「專案金檢」強化監管,防止重演美日房市泡沫危機。

  2. 利率差異化效應
    有理事指出,當前「多戶貸款利率」顯著高於首購族利率(差距達0.5-1.0個百分點),顯示信用資源正向自住需求傾斜,但高利率環境亦導致房市交易量縮,連帶衝擊家庭裝修支出與營建業投資,需密切關注對民間消費的抑制效應。

  3. 預售屋交屋潮壓力
    據統計,2023-2025年全台預售屋交屋量將突破12萬戶,衍生龐大房貸需求。雖銀行自主控管不動產放款總量,但資金供需缺口擴大恐推升利率,加劇購屋族負擔。央行建議建商與購屋者「預留財務緩衝」,因應長期調整期。

房市關鍵數據趨勢(2019-2024Q1)

文章標籤

嘉文峰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桃園房市邁向「高齡化」 成熟商圈老屋交易佔比突破三成

素有「六都最幼齒房市」之稱的桃園市,近期出現顯著屋齡老化趨勢。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最新統計顯示,2024年第四季桃園住宅平均交易屋齡達21.7年,較去年同期增加2.5年,儘管仍為六都最低,但已逐漸浮現「初老現象」。值得注意的是,30年以上老屋交易佔比合計達34.5%,相當於每三筆交易就有一筆屬高齡住宅。

老屋交易逆勢成長 中壢海華商圈成熱區

數據顯示,桃園市去年Q4老屋交易呈現雙軌增長,40年以上住宅佔比18.7%、季增2.9個百分點;30-40年住宅佔比15.8%、季增1.8個百分點,合計占比突破三成。其中中壢區以348筆老屋交易居冠,台灣房屋海華直營店店長黃啟東分析,海華商圈30年以上電梯大樓因具備「雙低優勢」(低公設比25-28%、低總價1500萬元內),加上SOGO百貨與機捷A21站加持,成為自住客首選。

新舊屋市況兩樣情 稅制利率壓縮成屋動能

相較老屋熱絡,桃園新成屋交易占比從Q3的28.1%下滑至25.9%,台灣房屋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新屋持有成本高加上房地合一稅重稅期限制,導致屋主惜售。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補充,3月五大銀行房貸利率攀升至2.264%的16年半新高,加重多屋族資金壓力,促使「汰舊留新」潮湧現。

置產族鎖定大學城 低總價老宅投報率吸金

文章標籤

嘉文峰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拍屋市場急凍!今年Q1拍賣移轉609棟 創10年新低

央行祭出第七波房市管制措施後,全台房市交易量陷入冰河期,連法拍市場也難逃衝擊!房仲業者盤點內政部最新數據,發現今年首季全台拍賣移轉棟數僅609棟,年減32.5%,創下自2016年以來同期新低。值得注意的是,六都中僅桃園市法拍移轉量逆勢成長34.5%,其餘五都全面衰退,新北市更慘跌逾五成,顯見打炒房政策與市場觀望氛圍已重擊法拍市場。

六都法拍量全面萎縮 桃園成唯一亮點

根據統計,今年首季全台法拍移轉量僅609棟,較去年同期大減近三分之一,寫下十年最低紀錄。觀察六都表現,台北市首季拍賣移轉61棟,年減18.7%;新北市91棟,跌幅高達53.1%,為六都最慘;台中市71棟、年減24.5%;台南市53棟、年減14.5%;高雄市112棟雖為六都最高,但仍年減17%。唯一逆勢上揚的桃園市,首季法拍移轉74棟,年增34.5%,成為黯淡市場中的異數。

三大關鍵拖累法拍量 專家:房價漲、買方縮手、股災未發酵

針對法拍市場低迷,住商不動產法務協理賴志昶分析三大主因:

  1. 全球股災衝擊尚未浮現:首季尚未反映國際金融市場動盪,資金斷鏈對房市的影響仍需時間發酵,目前未見大量因繳不出房貸導致法拍的案例。
  2. 買方信心不足:近期房市冷清,買方普遍期待價格下修,對屋況複雜的法拍物件更趨保守,寧願持幣觀望。
  3. 房價高漲降低法拍供給:近年房價飆升,屋主即便面臨債務壓力,仍能快速以合理價格脫手,無須淪入法拍程序,導致法拍供給稀缺。

20250429123500

文章標籤

嘉文峰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市住宅交易新趨勢:每兩筆購屋就有一筆屋齡逾30年老宅

根據永慶房產集團最新統計,2024年台北市住宅交易中,屋齡超過30年的老屋占比高達54.7%,相當於每成交2戶就有1戶為老宅,顯示「高齡住宅」已成為台北房市主力。進一步分析行政區差異,大安區以71.5%的老屋交易占比居冠,南港區則以34.0%墊底,反映區域發展與購屋需求呈現兩極化趨勢。

大安區老屋交易熱絡:精華地段支撐房價

大安區2024年老屋交易占比突破7成,遠高於全市平均值。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分析,大安區身為台北市核心地段,具備優質學區、便捷交通及成熟生活機能,加上土地供給稀缺,即便屋齡偏高,房價仍具支撐力。此外,老宅多位於精華區,銀行鑑價額度穩定,吸引自住買盤與長期資產配置族群進場。

陳金萍指出,近年台北市推動「都更八箭」政策,加速危老重建與都更整合,尤其蛋黃區建商參與意願高,賦予老宅增值潛力。以大安區為例,部分屋主期待透過都更獲取重建利益,買方也看好未來改建效益,形成「老屋不墜」的特殊現象。

南港區新屋需求旺:產業轉型帶動購屋偏好

相較之下,南港區老屋交易占比僅34.0%,為全市最低。陳金萍解釋,南港早年因工業污染被稱為「黑鄉」,但隨軟體園區、經貿園區開發,以及三鐵共構的南港車站落成,區域轉型為科技與商業重鎮。大量進駐的高科技人才及白領階層,偏好屋齡20年內、設備新穎且交通便利的住宅,促使新古屋成為市場主力。

文章標籤

嘉文峰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