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售屋的交易量在過去幾個月中達到了驚人的水平,單月交易量超過1.3萬件,這一數字不僅連續兩個月保持高位,更是實價登錄以來的首次。房價的上漲似乎已成為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而這也導致了房屋的空間越來越小,價格卻越來越高。許多消費者不禁疑惑,為何會有人願意花費數千萬元購買僅有十幾坪的住宅。
有網友在Dcard社群平台上PO文表示,他指出最近發現不少預售屋的坪數約室內15坪左右,卻依舊有許多人卻願意花上一千萬購買這樣的房子,讓他感到困惑,並質疑「這麼小的房子要花一千萬,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人想買呢?即使想轉手,真的能賺得到錢嗎?」。為什麼這些看似不大的房子能夠賣出如此高的價格?這樣的房子未來是否能夠順利轉手?
該網友更表示,「一千萬15坪已經夠盤子了,以後變中古屋一千多萬15坪,實在很難想像會有這種盤子出現。」
貼文一出現後馬上引起了熱烈討論,許多人紛紛指出實際原因,「在台灣越早買房越好,因為房價只會漲不會跌,而且租金也很貴」、「對於單身上班族來說,15坪已經夠住了」、「買來炒房啊!未來房價只會越來越高,以後買家只能買得起兩房,小坪數的漲幅自然就會較高,只要地點好一定能賺」、「為什麼?因為沒錢買大的房子啊,哪有為什麼」、「有錢的人誰不想買大房子」、「對於小家庭來說,裝潢後就像飯店一樣,夠住、管理費也較便宜,這都是優點。」
是什麼關鍵在催生小宅市場?
房價的快速上漲使得許多有能力購買房屋的人選擇不與父母或公婆同住,而是尋求獨立的生活空間。這導致了對於小家庭、夫妻自住或單身貴族來說,小坪數住宅成為了一個更為實際和可負擔的選擇。隨著生活方式的變化,許多人開始偏好簡約、高效的生活空間。小坪數住宅因其較低的總價和較少的維護需求,成為了許多現代職業人士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