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32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租金全面實價登錄爭議 業界與內政部一致反對

近期有關是否應全面強制租金實價登錄的議題,引發各界熱烈討論。內政部日前明確表態反對,認為此舉可能導致租屋市場閉鎖、租金上漲及作價登錄等負面影響,進一步激起社會爭議。根據《ETtoday》的報導,台北市租賃住宅服務商業同業公會於24日公開聲明,支持內政部的立場,並提出七大理由說明為何租金不宜全面實登。

租金不需實登的七大理由

台北市租賃住宅服務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柏勳表示,該公會支持內政部租金不需全面實登,基於以下七項理由:

  1. 私權行為特性:房屋租賃屬於私權行為,契約通常具短期性及高變動性,涉及轉租、解約及變更條件等多種情況,難以全面掌握。
  2. 行政與社會成本過高:全面推行實價登錄需耗費大量行政資源及社會成本,對公共資源形成負擔。
  3. 租賃關係緊張:強制實價登錄須依賴檢舉機制,恐造成房東與房客之間對立,影響租賃市場的穩定性。
  4. 稅負成本轉嫁:若房東因實價登錄增加稅負,可能將成本轉嫁至租金,導致租金上漲,甚至影響出租意願,進一步削減市場供給。
  5. 申報困難及裁罰問題:年長房東或對流程不熟悉者,可能因未能正確申報遭受裁罰,這些額外成本最終仍可能反映在租金上。
  6. 造假風險:與不動產買賣相比,租賃契約更為彈性,若有人蓄意透過實價登錄造假,可能影響區域租金行情,反而對市場發展不利。
  7. 自由市場精神:不動產仲介經紀業及租賃住宅包租業也應免於實價登錄,讓租屋市場回歸自由競爭,避免過度管制。

針對中央研究院經濟所近期發布的「台灣消費者預期與政策反應調查」顯示,過去3年有24.3%的房東調漲租金,進一步加重通膨壓力。台北市租服公會公關委員張凱解釋,租金上漲是通膨影響的結果,主要受物價及利率走升所推動。即便未來進入降息循環,租金也難以回到以往低水準,就如同雞蛋價格漲至12元後,回跌到10元已是極限,不可能回到更低的價格。

 

仲祿房地產新聞

房地產,不動產,台灣房市,市場快訊,趨勢報導,房地稅務,專題報導,熱銷推案

文章標籤

嘉文峰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球經濟變數攪局 明年不動產業該如何自救?

隨著政府近年推動一系列打炒房政策,台灣房市從熱潮逐漸轉向寒冬,不僅影響房地產市場的交易量,也讓相關產業面臨嚴峻挑戰。為此,不動產聯盟總會於今日(23日)舉行年終記者會,邀請13個不動產相關產業公會參與,聚焦房市政策建言、未來趨勢預測及購屋建議,提出穩定房市的具體策略。

政策干擾下房市急凍 業者呼籲穩定發展

根據《工商時報》報導,不動產聯盟總會此次邀集的產業公會包括房仲估價師建築師地政士及多個技術相關公會,各理事長將針對房市現況與未來挑戰發表觀察與建言。

近年來,政府連續推出打炒房政策,從8月房貸緊縮到9月央行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讓房市投資熱度迅速降溫。市場對房價上漲的預期心理受到壓抑,加上購屋族信心保守,新建案及中古屋交易量明顯萎縮,房市不到半年即由過熱轉為急凍。不僅如此,許多不動產相關業者和從業人員面臨經營壓力,擔憂未來環境將更加嚴峻。

國際經濟變數增多 產業探索因應之道

隨著全球經濟面臨新的變數,包括美國總統政策可能帶動的經濟環境改變,以及綠色通膨趨勢影響,房市景氣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增加。從2018年以來的房市多頭走勢可能面臨轉折,明年將進一步考驗市場的適應能力。

文章標籤

嘉文峰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動產聯盟總會喊話:新青安不能停,呼籲續推2.0版

不動產聯盟總會今(12/23)召開年終記者會,理事長林正雄指出,2024年房市因政府多項政策干擾,成為「最錯愕的一年」,但房市仍在多重壓力下顯現韌性。他強調,在需求端的剛性需求與自住買盤支撐下,2025年的房市關鍵字為「硬」,並呼籲政府延續並升級新青安政策,推出「新青安2.0」。

林正雄表示,央行今年祭出的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導致今年房市交易在年底出現急速冷卻,但全年度買賣移轉棟數仍有望突破35萬棟,達到11年新高。根據信義房價統計指數,2024年第三季全國房價年增幅為12.47%,符合先前預估的10-15%增長幅度。未來,受全球經濟復甦、AI需求旺盛及貨幣政策回歸正常化影響,房市的基本面仍具支撐。

政府政策對房市的影響

林正雄指出,房市政策不應僅是打壓與限制,政府應全面檢討住宅需求與「有效供給」間的差距。國內空屋率高達9.32%,但許多為屋況不良的「無效供給」,政府應聚焦於增加建築用地及調整容積率,特別是在供給不足的地區擴大有效供給,才是解決房價問題的長期之道。

此外,他提到,信用管制與稅制政策對供給造成壓抑,包括土融比率降低、房地合一稅2.0、以及《平均地權條例》修法,皆限制了房屋供給並推高售價,顯示單純以壓制手段控管房價,非長久解方。

「新青安2.0」的三大主軸

文章標籤

嘉文峰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央行嚴查金流:這些搬錢名目都踩紅線

近期央行針對不動產貸款進一步加強管理,嚴查金流來源與用途,防堵利用「科目四」或「增貸」等名目挪用資金購屋的行為。在第七波管制措施祭出後,這些規範更具針對性,被專家視為真正打到房市資金運用的痛點。

嚴查貸款用途 違規將追回

根據央行總裁楊金龍於第4季理監事會上的說明,近期專案檢查發現,部分銀行存在貸款成數超限及利用其他名目貸款的問題。未來,央行將持續加強對不動產抵押貸款業務的專案檢查,要求銀行落實規範。

目前常見的「科目四」(週轉金貸款)、「理財型房貸」及「增貸」方式,雖非直接購屋貸款,卻被許多購屋者用以補足自備款或房貸不足的資金缺口。這類金流用途過去並未受到嚴格追蹤,但在央行打擊炒房的策略下,這些行為如今也被納入監控範圍。

根據銀行合約中的加速條款,若借款人資金用途與核定用途不符,銀行有權要求追回貸款金額。這意味著,透過其他名目取得資金卻挪用於購屋者,將面臨法律與財務風險。

什麼是「科目四」與「增貸」?

文章標籤

嘉文峰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管會對租賃業設防線 引發建商批評:幫倒忙

因應房市過熱,金管會要求銀行對融資公司授信設置四道防線,防止資金透過融資公司(薯條三兄弟)流入房市。然而中小型建商表示,在央行政策收緊下,他們本已無法從銀行取得貸款,只能轉向融資公司。如今,金管會的限制讓資金流向更加困難,反而可能導致建商資金斷鏈、供給減少或房價升高。

四道防線嚴控融資公司資金流向

金管會的四道防線主要針對融資公司,包含:

  • 實地辦理徵授信審核:銀行需評估融資公司的資金用途與授信額度合理性,並定期追蹤資金是否與申貸用途相符。
  • 遵守央行規範:若融資用途涉及不動產,需符合央行對土建融、餘屋、工業區閒置土地等的貸款條件及成數限制。
  • 納入不動產總量管制:銀行不得因授信融資公司而提高總量限額。
  • 禁止再融資給建商:融資公司需簽署切結書,禁止將資金再轉貸予建商。
  • 建商公會反擊:政策恐適得其反

對此,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公會全聯會秘書長于俊明表示,建築業屬於加工業,並非炒房者,土建融的目的是促進土地利用及增加房屋供給。政策緊縮只會讓建商因資金短缺而退場,減少市場供給,進一步推高房價。

他質疑道:「金管會的政策究竟是要降低房價還是製造更大的供需失衡?若建商資金不足,除房屋供給減少,建造成本上升也將轉嫁至房價。這樣的作法,不僅無助於壓抑房價,還可能打擊內需經濟及就業機會。」

建商公會建議,相關單位應避免一刀切政策,審慎考量市場需求及供給平衡,讓政策回歸促進產業發展的初衷,而非一味打壓建築業,造成對市場的負面影響。

文章標籤

嘉文峰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業宅是什麼?預算有限可以買嗎?

近年來房價高漲,不少購屋族轉向價格相對便宜的「工業宅」尋求解決方案。然而,工業宅真的值得入手嗎?它又是什麼?是否合法?這些問題值得深究。

什麼是工業宅?

工業宅,顧名思義,是位於工業區的住宅。根據《都市計畫法》,土地可分為住宅區、商業區和工業區等,而工業宅是建在工業區土地上的住宅建物。由於土地用途的限制,工業宅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合法住宅,而是偏向廠辦或工作地點的功能。

工業宅可以買嗎?

法律上可以購買工業宅,但購買後需將其作為工作地點,而非居住地,才能符合規範。如果擅自將工業宅改建為居住用途,可能會面臨違法風險,如被檢舉或罰款。

  1. 工業宅的潛在問題:購買工業宅雖能節省預算,但須面對以下風險與挑戰:
  2. 噪音與空氣污染:工業宅通常位於工廠集中區域,夜間機械運作和偷排廢氣是常見問題,影響居住品質。
  3. 貸款條件不利:銀行對工業宅的貸款成數普遍較低,僅約6成,甚至可能無法核貸;此外,熱門優惠貸款方案(如「新青安」)多將工業宅排除在外。
  4. 電費較高:工業宅用電費率以工業標準計價,導致每月電費支出明顯增加。
  5. 轉手難度高:工業宅的市場接受度低,轉售時間長且價格難以提高,可能影響未來的投資收益。
  6. 潛在法律風險:若工業宅的使用方式與建築使用執照不符,可能被政府認定違法;例如增設隔間、衛浴或改變管道等,都可能引發檢舉與罰款。
  7. 裝修成本墊高:工業宅多以毛胚屋形式交屋,需自行設計隔間與裝潢,這可能導致額外的財務壓力。

工業宅適合誰?

文章標籤

嘉文峰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台預售案解約率不到1%,市場未現恐慌性解約

根據內政部預售揭露資訊統計,去年至今全台預售案的平均解約率始終維持在1%以下,顯示市場並未出現恐慌性解約的情況。其中,解約率最高的時期集中在《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前後,達到0.8%;而今年以來,每月的解約率更降至0.6%以下,呈現穩定走勢。

雖然央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對市場帶來衝擊,但受影響的買家多數仍屬於短期無貸款壓力者,加上解約成本高昂,市場解約潮並未顯現。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過去兩年房價明顯上漲,購買預售案的買家多數會想辦法順利交屋,或透過換約方式出場,以避免因貸款問題導致違約被罰款。此外,由於房價的漲幅未完全實現,解約意願進一步降低,因此統計顯示,去年至今預售案解約率穩定在1%以下。

然而,他也提醒,央行管制措施對投資型買家交屋可能造成一定壓力,未來仍需關注市場的交屋順利情況。

統計顯示,《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前的市場成交量明顯上升,去年單月成交件數最高達到1.45萬件。然而,該時期的解約率也相對偏高,達到0.8%。曾敬德分析,當時因市場觀望氣氛濃厚,許多買家在較短時間內匆促下訂,後續才出現部分解約。

今年前8個月,預售市場依然保持活絡,單月成交件數平均約1.3萬件,解約率僅介於0.4%至0.6%。雖然後續仍可能有零星解約案例,但目前並無大量解約潮發生的跡象。

文章標籤

嘉文峰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危老重建後新宅房屋稅有哪些優惠?

近期有民眾詢問,其所有的透天厝進行危老重建計畫後,建物重建完成是否享有房屋稅的優惠措施?

高雄市稅捐稽徵處表示,根據《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第8條規定,若自然人或法人在116年5月11日前完成危老重建計畫的申請,並經主管機關核准,該重建計畫的建築物在重建完成後,可享有以下的房屋稅優惠:

  • 重建完成後的前2年:重建建築物的房屋稅可享減半徵收優惠。
  • 額外延長的10年優惠:若重建前的合法建築物所有權人為自然人,並且持有重建後建築物,在2年減半期間結束後,仍未將該建築物移轉且繼續持有,可再享有最長10年的房屋稅減半徵收。

換言之,符合上述條件者,重建完成後的房屋稅優惠期間最長可達12年。

提醒民眾,在進行危老重建計畫時,需確保申請程序符合規定,並於重建完成後繼續持有建築物,以享有完整的稅務優惠。

 

仲祿房地產新聞

房地產,不動產,台灣房市,市場快訊,趨勢報導,房地稅務,專題報導,熱銷推案

文章標籤

嘉文峰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INE詐騙新招!借貸過程被要求螢幕共享,網銀存款瞬間消失

詐騙手法層出不窮,近期新型態詐騙竟與LINE視訊通話相關!刑事局提醒,已有詐騙集團透過誘導受害人登入網銀並共享畫面,竊取帳號密碼後盜取帳戶餘額。警方呼籲,申請貸款或與不熟悉人士通話時,若被要求進行螢幕共享,務必提高警覺。

刑事局指出,某民眾因急需信貸而聯繫臉書上的貸款廣告。對方要求他先匯款驗證資金,並透過LINE視訊同步共享手機畫面。隨後,詐騙集團引導受害人操作手機網銀,取得帳戶資訊及密碼,瞬間將帳戶內所有餘額轉走

另一案例中,一名張姓男子因資金需求而私訊某臉書貸款粉專,對方要求他提供身分證、銀行資料及貸款金額,並指示至指定地點購買手機與辦理門號以獲得優惠利率。男子按照指示行事,交出手機後不僅未收到貸款,還發現被詐騙,損失兩支手機及高額電信費共13萬元,更因銀行帳戶被冒用成為人頭帳戶,惹上麻煩。

警方重申,合法貸款程序一定會經過審核與核實,絕不會要求:

  • 提供存摺、密碼等敏感資料。
  • 進行螢幕共享操作。
  • 購買手機或辦門號作為貸款條件。

民眾若有資金需求,應選擇透過合法金融機構申請貸款,切勿輕信網路廣告或陌生訊息,以免蒙受財產損失。特別是近來詐騙集團頻繁利用螢幕共享的方式,竊取受害人重要個資,需特別謹慎,避免落入圈套。

 

文章標籤

嘉文峰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開始降價了?台中新建案開出回頭價

隨著限貸令與第七波信用管制陸續上路,台灣房市的熱度明顯降溫,買氣疲弱讓市場出現更多讓利現象。自10月以來,不少建案為吸引消費者目光,紛紛推出優惠措施,如送家電、輕裝潢,甚至以低自備款與「工程0付款」的方式刺激銷量。桃園與台中首當其衝,價格鬆動跡象尤為明顯,近期更有台中新建案祭出「回頭價」,降價求售意味濃厚,成為市場焦點。

建商大打優惠促銷 刺激買氣

房市冷卻,建商為求去化庫存,紛紛推出各式優惠措施。《591新建案》統計顯示,目前七大都會中,桃園與台中推出優惠的建案最多,均超過60個。桃園優惠多集中於新屋、觀音區域,台中則以沙鹿與北屯建案居多。

桃園觀音的「和發首映」推出訂簽5%、結構0付款的促銷策略,而台中沙鹿的「富宇時代之丘」則贈送輕裝潢,「茂洋天玥meta」則主打簽約即送冷氣。這些促銷手段,顯示建商希望以實質讓利重新吸引買方目光。

台中新建案回頭價反映房市鬆動

除了促銷優惠,部分新建案直接降價求售,更突顯價格鬆動的趨勢。位於台中西屯水湳經貿園區的「遠雄洄山行」,自10月公開銷售以來,成交價格僅為6字頭,明顯低於周邊已站上8字頭的行情價,形成顯著對比。

文章標籤

嘉文峰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還要第8波信用管制?都ICU了還加碼,真要開追悼會了!

隨著央行推出一連串「房貸緊縮」、「限貸打房」等政策,房市冷到快變冰塊。根據內政部實價登錄最新統計,10月全台預售屋揭露量僅約4600件,刷新近20個月新低紀錄。正當大家以為市場會喘口氣,竟有網友在PTT高喊:「央行下週開會,拜託直接開第8波信用管制!」這也讓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忍不住直呼:「第七波已經讓房市進加護病房了,難道還要拔呼吸器嗎?

這位「原PO」在PTT發文,標題直接點名:「央行下禮拜開完會會血流成河嗎?」他回憶起上次央行總裁楊金龍端出第七波信用管制時,房市瞬間冷成冰塊,但價格卻只微微下降。他認為,台灣現在電價漲、通膨破2%、美元強、國際局勢亂,種種跡象顯示第八波信用管制不遠矣,而且極有可能是房市最討厭的「升息」這招。

網友們紛紛加入討論,有人一本正經:「應該升一碼壓壓通膨」、「半碼也行」,也有人憂心忡忡:「中小股價已經崩了,還敢升?」更有人豁達表示:「房市冷成這樣,慢慢降才是王道,急降小心血流成河!」

根據《ETtoday新聞雲》的報導,對於第八波信用管制是否上路,曾敬德幽默表示:「第七波已經效果驚人,市場交易量縮水嚴重,短期內很難再推新一波。不如說,這次理監事會議,頂多是補強第七波的細節。」他還補充:「現在市場都進加護病房了,再加碼的話,真要準備好開追悼會了!

 

仲祿房地產新聞

房地產,不動產,台灣房市,市場快訊,趨勢報導,房地稅務,專題報導,熱銷推案

文章標籤

嘉文峰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5年最佳換屋策略懶人包

在第七波信用管制(限貸令)實施後,換屋策略成為熱門討論話題。雖然第二戶以上房貸成數受到限制,但有條件排除換屋族和繼承者,使換屋仍具操作空間。以下為不同策略分析及建議:

一、限貸令對換屋的影響

  • 第二戶房貸成數:名下已有房貸者,新申請第二戶房貸成數限縮至5成,且無寬限期。
  • 排除條件:若換屋族選擇「賣舊屋換新房」,可簽切結書承諾一年內出售舊屋,免受成數限制,且享有寬限期。
  • 首購身份條件:需無房且無房貸紀錄,方可享85%房貸成數及較低利率(目前約1.5%-2%)。

二、三大換屋策略解析

先買後賣

  • 優點:不影響搬遷過程的銜接,避免因賣舊屋影響購屋決策。
  • 缺點:需承擔兩筆房貸壓力,可能影響第二戶房貸成數與利率;若舊屋賣不掉,財務壓力增加。

先賣後買

  • 優點:恢復首購身份,享有較高貸款成數(85%)與優惠利率;財務風險較低。
  • 缺點:需預留時間處理搬遷與尋找新房,可能因市場波動影響購屋選擇。

利用配偶或家庭成員申貸

文章標籤

嘉文峰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房市越冷市場越往大建商集中? 潤泰:剛需依舊存在

隨著房市景氣逐漸趨冷,潤泰新總經理李志宏在近期法說會上表示,雖然房市熱度減弱,但對大型建商反而是機會。消費者在市場不景氣時,更傾向選擇有品牌、有保障的大型建商購房,市場集中化的趨勢有助於大型建商展現優勢。因此,潤泰新對未來建設本業的發展持樂觀態度,並規劃每年穩定推案百億元的目標。

雙北市場需求穩定 每年推案百億元

潤泰新指出,目前公司擁有充足的可售物件與開發案源,未來計劃以雙北地區為重點,持續推進大型建案,並保持保守經營的風格。2024年,潤泰新計劃推出松江路案、軟橋段案及五谷王C案,總銷金額約108億元。

未來的完工計畫則包括:2025年至2026年每年完工約80億元的案量,2029年則計劃完工近200億元的案量。公司強調,專注雙北市場的原因在於需求穩定且口碑行銷的效果顯著,未來將繼續透過控制成本及提高品質來鞏固市場地位,如領先業界的防水保固20年政策,帶來高客戶回購率。

景氣低迷 市場將向品牌建商集中

針對房市趨冷,李志宏認為,儘管明年房市的交易量可能縮減,但價格仍有望保持穩定。此時,大型建商的品牌效應將更為凸顯,消費者更傾向選擇口碑良好的建商品牌,市場將呈現集中化的趨勢。

文章標籤

嘉文峰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4年房市:洗三溫暖的一年…中古屋變多好議價

2024年即將進入尾聲,這一年的房地產市場可謂跌宕起伏,簡直像經歷了一場極端氣候——上半年過熱得讓人喘不過氣,下半年卻寒風凜冽。回顧這個年度,我們不禁要問:房地產市場到底發生了什麼大事?哪些怪象令人難以忘懷?

回顧2024上半年房市怪象

一、新青安助攻房市

原本政府為了打擊投資炒作,接連推出房地合一稅2.0、實價登錄2.0,以及預售屋禁止換約等措施。然而,去年8月推出的新青安優惠房貸卻成了助燃劑,讓市場過熱。寬限5年、貸款40年的條件吸引大批首購族進場,甚至被部分投資客利用炒房,市場瞬間失控。

二、預售屋亂象百出

預售屋市場在上半年「熱到燙手」,從排隊抽籤到「配貨制」購買,種種現象屢見不鮮。建商左右市場,價格連番上漲,甚至有人為等成屋後賣得更貴而鎖戶。一些地區的價格波動幅度之大,讓人瞠目結舌。

文章標籤

嘉文峰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預售屋解約潮來襲 高雄、台中投資客面臨拋售壓力

2024年房市持續受到央行信用管制及銀行限貸令的雙重打擊,各地湧現預售屋解約潮。其中,高雄以91件解約數量居首,台中緊隨其後達77件,凸顯市場投資客信心不足。

台中投資客早撤退 解約主因「買貴後悔」

根據實價登錄數據,台中今年解約的77件預售屋中,有24件發生於央行第三季理監事會議後。房市專家Sway指出,台中的解約案件平均單價與總價均高出整體預售屋行情2至3成,顯示許多買家因買貴而選擇退場。

Sway分析,台中投資客撤退潮早已開始,資深投資者因操作熟練,可能無需賠錢即可解約退出;而資淺的投資客則需支付5%至10%的違約金方能脫身。至於經驗不足的「菜鳥」投資客,可能會堅持到房屋完工甚至五年後再拋售,最終卻面臨更大的虧損風險。

當前三類物件不宜碰

Sway在分析當前房市情勢時,警告投資者謹慎選擇物件,並點名以下三類案子應避免:

文章標籤

嘉文峰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房仲公會提四大訴求,內政部強調租賃實價登錄恐弊大於利

最新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顯示,房租年增率達2.66%,創下28年半以來新高,引發各界關注。針對房仲公會全國聯合會提出的全面推動「租賃實價登錄」等訴求,內政部表示,由於租賃涉及私權行為且影響因素繁多,全面推行恐引發租金上漲及市場封閉等問題。專家則認為,此政策若實施,可能導致供給減少,但對租金影響有限。

房租高漲 引發市場透明化需求

根據主計總處最新數據,11月CPI年增率達2.08%,其中房租增幅2.66%,已連續兩年超過2%,且外食費年增率亦達3.06%,顯示生活成本持續上升。台北市租服務公會理事長陳柏勳指出,租屋市場透明化是改善租屋黑市和保障租客權益的關鍵。若全面推行租賃實價登錄,透過備註出租條件及設備差異,能提高市場資訊準確性,減少租客因資訊不對稱而支付過高租金的情況。

內政部憂租賃實登衍生負面影響

內政部則對租賃實價登錄持保留態度,認為租屋市場的多變性(如租期短、設備條件差異大)及租金涉及私權行為,使得全面登錄的實施難度高。更擔憂政策可能導致市場閉鎖效應,即房東因需曝光收入而不願出租,進一步推升租金。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分析,若政策實行,部分房東因需繳稅可能選擇退出市場,導致供給減少,但比例應不至於過高。租金主要受通膨與供需關係影響,實價登錄僅能使租金調整更為高效,並不會顯著改變漲勢。

文章標籤

嘉文峰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千萬預算買預售大樓多數需轉往蛋白區

隨著全台房價持續攀升,民眾想以千萬元預算在六都購入 2-3 房的預售大樓愈發困難,尤其是在雙北地區幾乎無解。不過房仲業者指出,若將目光轉往六都的蛋白區,仍有部分區域提供機會。根據統計,六都坪數 20-40 坪、總價千萬元內的預售屋交易量排名前十的行政區中,雙北僅剩淡水區,台中、桃園與台南則須進一步尋覓蛋白區,高雄則因基期較低,市中心仍有選擇。

雙北房價高企 淡水成唯一選項

雙北地區房價因供需失衡,已遠超多數家庭的承擔能力。據統計,目前總價千萬元內的 2-3 房預售屋在雙北僅剩淡水有較大交易量。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分析,淡水區因距離台北市中心較遠,土地開發空間相對充裕,導致房價較市中心親民,適合預算有限的買家。然而,淡水地區千萬元以下的預售住宅平均總價已達 915 萬元,未來符合該預算的物件數量可能進一步縮減。

中南部蛋白區交易熱絡

在桃園、台中與台南的預售市場中,交易集中於蛋白區。桃園的大園、觀音與楊梅,台中的梧棲,以及台南的安南區,皆是榜上有名的行政區。陳金萍指出,這些區域多位於交通或生活機能尚在發展的地帶,房價因此較為友善。此外,受工業區、科技園區與重劃區的發展影響,這些區域吸引不少首購族與區域內的產業工作者。

6d354fc5c84b12d0ff200b6c268fdd30

文章標籤

嘉文峰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薯條三兄弟股價重挫:中租、和潤、裕融的融資爭議

近年來,台灣股市在全球資金熱潮的帶動下屢創新高,但對部分產業而言,卻是風雨飄搖的時刻。三家租賃業者中租-KY(5871)、和潤企業(6592)及裕融(9941),今年股價遭腰斬的現象引發市場熱議。究竟是何原因使得這三家企業的股價下挫?其經營模式與財務狀況又是否暗藏風險?

日前這三家租賃業者被立委質疑利用低利貸款間接放款給建商,成為炒房資金來源的破口。立委郭國文指出,三家公司從銀行取得的總貸款金額高達 2856億元,其中大部分的借款利率僅約 1.15%至2.77%。這種「超低利貸款」是否合理,成為輿論爭議的焦點。更具爭議的是,12月14日,金管會和財政部將出具的調查報告,預計揭露更多詳細的資金流向。

股價跌幅超三成,市場信心受創

今年以來,中租、和潤、裕融的股價均大幅下挫:

  • 中租-KY:從年初高點 190元 跌至目前約 123元,跌幅高達 35%。
  • 和潤企業:股價由 126元 跌至 83.5元,跌幅約 33.7%。
  • 裕融:股價自 186.5元 下跌至 116元,跌幅高達 37.8%。

三家公司在股市的表現不佳,直接反映了市場對其融資模式的擔憂,以及對政策調控的反應。

融資模式是否成為炒房破口?

文章標籤

嘉文峰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房市被金龍打趴了?591房屋交易網:風暴才剛開始

近來房市的下行趨勢,讓不少人感到驚訝甚至憂心,尤其在金龍風暴的影響下,預售屋交易量面臨劇烈調整,專家更直言:最強烈的風暴還未到!

根據591房屋交易網最新統計,截至今年9月,六都部分區域的預售屋交易量已大幅縮水,年減幅度達3至4成。其中,台南市新市區成為最大重災區,交易量從過往近600件驟降至343件,縮減超過4成。不僅如此,台北市大同區與高雄鹽埕區的交易量也不樂觀,年減幅度超過3成;即便是過往交易最熱絡的桃園市龜山區,今年交易量也滑落近3成,顯示市場冷卻情況並非孤例。

金龍風暴效應顯現,房市提前入冬

591房屋交易網組長林哲緯指出,下半年以來,央行限貸令與政府打炒房政策接連登場,市場受到多重壓力,導致房市提早進入寒冬。雖然部分區域交易量縮減3至4成,但並未如預期般「慘烈」。其原因包括:

  1. 政策威力尚未完全發酵,市場處於緩慢調整期。
  2. 部分區域適逢推案真空期,交易量自然下滑。

以台南市新市區為例,該區因鄰近南科園區,一直是台南房市的熱門地帶。然而,今年交易量顯著下滑,原因在於去年多個指標案如「宗大敘山」和「世界南科A」的交易數據墊高基期,加上今年購屋需求減弱,使得交易量出現明顯回落。

金龍風暴未退,最強暴雨尚未到來

文章標籤

嘉文峰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預售屋爆解約潮 雙北房市仍火熱 高雄解約率居冠

自今年8月起,房市因「限貸令」及央行第七波信貸管制的雙重衝擊,投資客買氣明顯退燒,預售屋市場掀起解約潮。根據《591實價登錄》數據統計,七都近三個月內共發生349件預售屋解約,市場動盪可見一斑。

解約潮背後原因:政策與資金雙壓力

為抑制投資客炒房,央行於9月實施新一輪信貸管制,對投資客與部分換屋族資金造成影響。儘管早期進場的買方仍能順利脫手獲利,但自2023年7月起實施的預售屋「禁止換約」新制,讓新規實施後購買的買方陷入無法換約的困境,最終只能選擇解約。

高雄解約居冠:投資氛圍遇冷

七都解約數據顯示,高雄以91件居首,其中前鎮、楠梓與左營的情況最為嚴重。前鎮受亞灣區AI熱潮影響,短期內買氣提升;楠梓與左營則因台積電設廠帶來投資氛圍。然而,實際居住需求未明顯增加,加上投資客資金不足與接盤買家難尋,導致大量解約。

桃園與台中:重劃區與高單價物件成解約熱點

文章標籤

嘉文峰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